最新消息


子宮內膜腔沾黏(下篇)

2025.9.19 黎醫師學堂

「月經量變少,真的只是正常現象嗎?」
「胚胎一直無法順利著床,是不是我的子宮出了狀況?」
這些都是臨床上常見的疑問,而答案有時就藏在——子宮內膜腔沾黏。
延續上一篇,今天李易良醫師 要帶大家深入了解:到底要如何診斷?又該如何治療? 👇


🩺 怎麼診斷?
最常用的方法是:
• 子宮鏡檢查:直接進入子宮腔內看清楚沾黏狀況,診斷最準確。
• 超音波或子宮輸卵管攝影 (HSG):可作為輔助,但解析度有限。


💡 治療方式
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 子宮鏡下沾黏分離手術:
• 在子宮鏡 直視下,利用剪刀或冷刀,將沾黏小心分開。
• 嚴重沾黏可能需要多次手術。
• 術後常會放置避孕器、球囊,並搭配雌激素藥物 治療或是血小板濃厚液(PRP)注射等等方式幫助內膜再生,減少復沾機率。


🌱 術後照護與預後
• 輕度沾黏者,經過治療後懷孕率良好。
• 中重度沾黏,可能需要反覆治療,且懷孕率仍會受到影響。
• 術後追蹤很重要,通常會在手術後 4–6 週再做子宮鏡確認。


❤️ 李醫師的小提醒
子宮內膜腔沾黏雖然聽起來可怕,但早期發現、及時治療,大部分病友仍然能恢復正常月經與懷孕機會。
如果妳曾接受過子宮內膜相關手術,發現月經量突然變少,或不孕治療過程中屢次失敗,建議一定要進一步檢查,別輕忽這個問題。


孕醫㊗️您心想事成!